一面好的主题墙应该是一篇生动的议论文,做到论点清晰、论据丰富、论证有力。因此,解决主题墙的缺失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主题清晰
主题墙应鲜明,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所进行的主题。要关注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切忌毫无个性、毫无特点。在一个完整的主题墙中,还包含着若干个小内容,这就是分论点,它们是主题墙的灵魂,是主题墙的基础,支撑着主题,且紧紧围绕着主题。各个分论点之间应是承前启后,逐步深入、延续产生的。
二、材料丰富
在观念上,我们应本着应可能丰富的原则,结合季节、城乡环境、主题来选择材料。材料的多样化能使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使我们的主题墙变得更加立体,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如在“环保节”主题中,可大量采用废旧材料来进行主题墙布置,十分切题。在季节性主题“春天”中,除了常见的材料纸等外,还可以多采用一些来自自然界的材料,如用花生壳涂色后做小蝌蚪、用棉、麻、纱、绸等各种不同材质做成花草、用蛋壳做路、用真的笋壳和竹叶布置竹林……浓缩春天的诸多事物,使幼儿在有限的空间里领略无限的自然,这同时也能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方式有效
主题墙首先要与幼儿互动起来。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不能抛开幼儿来进行,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给幼儿一份信任、多给幼儿一份权力、多给幼儿一份鼓励,幼儿会做得很好,这样主题墙创设也能发挥其创设本身的意义。陈鹤琴说过:“通过幼儿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如在主题进行中,与幼儿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兴趣、意愿来布置主题墙,除了让幼儿以个人形式参与,还可以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这样幼儿会更有信心,表达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与家长互动。新纲要指出:“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拉斯维加斯网站welcome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主动的发展。在主题教育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单靠教师一人之力难以为继,也不全面,教师可将幼儿提出的问题呈现出来,请家长和幼儿一同来寻找答案、回答。有的家长有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将家长所了解掌握知识记录下来也可以作为主墙的内容,帮助幼儿丰富知识;有的家长对某些方面不够了解,通过主题墙能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回家后可以幼儿进行再指导。其实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中来并不只是单一地让家长拿东西来,家长可以做为我们的知识储备、教育助手。教师应让家长了解主题墙创设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改以往的家长配合教师为家园平等共同合作。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自身的教育能力会逐步提高,在老师的引导下会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接受方式,能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总之,家长的参与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育效益。
再者,有了好的内容和材料还需要有好的表现方式,因为墙饰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大都是通过一种适宜地表现形式反映出来的,离开了适宜的表现形式,那么墙饰的作用也就不付存在,更谈不上互动、发展了。
主题墙,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主题墙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平台。一面好的主题墙应具有参与性(课程的参与、教师的参与、幼儿的参与、家长的参与)、互动性(与课程的互动、与教学的互动、与幼儿的互动、与家长的互动)、启发性、创造性。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墙壁是会说话的”,那就让我们正视缺失,改正不足,让“墙壁”说话、让“墙壁”“好好”说话,让主题墙真正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